让朗朗书声响起在希望的田野上
文章来源:文献信息服务部 作者:张毅 发布时间:2019-04-25
点击量:
【字体:大 中 小】
2019年4月23日下午,国家农业图书馆“在希望的田野上——2019世界读书日活动暨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和国家农业图书馆联合主办,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赵瑞雪和领读者穆玉红主持。


“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中宣部出版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单位领导、著名播音艺术家葛兰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和研究生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和读者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朗诵(表演)俱乐部主席李杰人在致辞中指出:“阅读可以让人学习知识,增长智慧,尤其是在碎片化浅阅读时代,国家农业图书馆弘扬读书文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加强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可以凝聚我们的力量,振奋我们的精神,增强我们农科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科技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朗诵(表演)俱乐部主席李杰人同志致辞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副主任吴波尔在受访环节向大家详细介绍了NSTL作为知识宝库,成立以来为各级科研单位、教学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提供了全面的知识服务成就,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获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并高度评价国家农业图书馆在农业知识服务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尤其是在开拓基层知识服务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副主任吴波尔接受现场采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继芳在致辞中谈到“图书馆读书文化与乡村振兴”话题时,也提到了研究所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比如点对点服务。研究院跟地区、组织机构共建图书馆,把相关书籍捐献给他们,为农民了解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此外,针对具体需求研究部门、政府部门和地方组织提供点对点的服务,定制化需求,追踪他们的服务,推送专门的信息。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继芳致辞
刘继芳介绍,为使用户能享受到快响应、低出错率的平台资源检索及知识获取等相关服务,全球农业信息服务联盟构建了支撑海量资源、高并发、高时效的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云技术架构,突破了数字资源整合、智能搜索、情景敏感等关键技术,搭建了“农科发现”多终端协同服务网,可以通过PC端、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终端”使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资源检索与获取服务。可见,农业信息化服务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7岁高龄的著名播音艺术家葛兰老师在现场深情回顾建国以来播报祖国取得的重大成就的自豪,高度评价国家农业图书馆举办“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读书活动”的重大意义。在古琴伴奏下,她激情澎湃地朗诵了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一下子把大家带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获得了现场读者的热烈掌声。

著名播音艺术家葛兰老师即兴演讲并朗诵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
会议现场,农业农村部职工歌唱俱乐部汤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员朱建伟、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主持人于芳、读者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职工代表等精彩吟唱古诗和朗诵歌颂祖国建设成就和美丽田园风光的诗歌、散文,意境高远,引人入胜。
会上还举行了国家农业图书馆和北京丝路文化发展协会共建“丝路田园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和捐赠仪式。国家农业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部主任黄卫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文化宣传委员倪天勇分别在现场介绍了馆藏古籍《齐民要术》、系列文创产品的思路和效果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和北京丝路文化发展协会秘书长朱福云女士为国家农业图书馆“丝路田园文化交流基地”揭牌
在对话环节,现场记者和读者围绕“图书馆读书文化与乡村振兴”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副主任吴波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继芳、基层挂职村支书梁盼和研究生代表罗媛精彩互动,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产生了不少智慧的火花。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副主任吴波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继芳、基层挂职村支书梁盼和研究生代表罗媛接受《农民日报》《中国科学报》记者现场采访
活动最后,古琴演奏家白云龙演奏了中国名曲《广陵散》《高山流水》。在悠扬的古琴声和悠远的田园意境中,活动降下了帷幕,但是,读书活动才刚刚开始。在未来的时间里,在国家农业图书馆这个田园空间,大家能够经常相遇,一起阅读、一起分享,一起遨游在农业科技与文化的田园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