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杂志社组织召开2019年奶业研讨会
文章来源:行业期刊与市场发展中心 作者:韩萌 发布时间:2019-12-24
点击量:
【字体:大 中 小】
为助力奶业振兴,及时把握国内外奶业形势和动态,积极准确落实国家对奶业的相关意见和办法,12月20日,《中国乳业》杂志社与蒙牛集团共同组织召开了2019年奶业研讨会,会议主题为2019年奶业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会议由农业传播与期刊出版事业部主任、《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董晓霞主持。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孙永健、全国畜牧总站监测统计处副处长张利宇出席会议,分别就全国奶业发展形势和奶业发展政策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会议还邀请了上海铭泰铭观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咨询师刘骥,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杨军,农业农村部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牛奶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王东杰,农业农村部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饲料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陶莎,蒙牛集团市场部市场研究经理王哲就国际奶业形势、贸易以及饲料市场走势判断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研讨会上,来自中粮集团、蒙牛集团、中国奶业协会、《中国乳业》杂志社等单位的与会嘉宾针对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奶源形势分析、相关政策解读、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等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交流。
专家表示,总体看2019年国内奶业的发展,原料乳供给仍由国内国外的资源共同满足,商品原料乳自给率继续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由于需求增长较快,国内生鲜乳已由相对过剩转为供给偏紧;从国内生产看,奶牛存栏触底回升,产业素质不断提高,生鲜乳产量继续增长,生鲜乳价格明显上涨,养殖效益显著提升。预计2020年奶牛数量企稳回升,国内商品原料乳产量将继续增加,同时明年消费量还将保持稳定增长。因此,预判明年国内生鲜乳供给总体偏紧,生鲜乳价格会继续上涨。
饲料市场方面,2019年工业饲料总产量小幅下降;产品结构发生调整,其中配合饲料产量增加,浓缩饲料产量下降;饲料产品价格年内小幅上涨,年均价格为6年内第二低点,饲料原料成本由低位步入上涨周期,原料进口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增加,原料进口大幅下降。根据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判断,玉米、高粱等能量原料进口将有所增加,玉米进口量仍在配额之内,进口总量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预计玉米价格小幅上涨。此外,我国未来将增加美国大豆进口,带动国际大豆市场价格上涨,豆粕价格由弱转强。但随着蛋白原料多元化进口渠道的不断开辟,葵花籽粕、棉籽粕、米糠粕和豆粕的进口量增加,国内农产品加工副产品也作为蛋白原料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将减缓市场波动。
国际方面,过去10年间,奶制品市场红利主要来自主要贸易伙伴获取,奶制品进口急剧增长。未来10-15年间(至2035年),我国农产品消费依然处于较快的转型期,奶制品的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长,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奶制品市场依然具有巨大的增长和利润空间。然而谁将获得中国奶制品消费增长的巨大利润,取决于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国内奶业发展政策等。根据现状分析,初步判断新西兰将依然是最主要的进口来源,澳大利亚和欧盟在中国奶制品进口中所占份额将较显著上升;同时对美贸易政策改变,使奶制品进口的不确定性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