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农产品全息市场信息采集器(农信采)推广应用工作正式启动
文章来源:农业监测预警研究中心 作者:张建华 发布时间:2012-08-27
点击量:
【字体:大 中 小】
近几年,以蔬菜为代表的鲜活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经历了一波又一波“过山车”式的波动。“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逗你玩”、“火箭蛋”等媒体催生出来的新名词成为农产品市场现状的形象写照,“多收了三五斗”的悲剧再次重新上演,农产品生产在“蛛网循环”的经济怪圈中不能自拔。这些现象反映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30多年时间里,农产品卖难问题一直都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一直困绕着我国农业,农业弱势产业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改观。因此,目前在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如何引导广大农民顺利进入市场,如何全面提高农户的综合营销能力,如何有效解决“三农”,已成为政府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然而,在我们对农产品市场起伏不定的波动感到困惑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个别地区的个别品种在一轮又一轮市场波动中所受影响并不十分严重。如山东胶州的大白菜、陕西洛川的苹果、甘肃定西的马铃薯等。这些品种均是近两年市场波动幅度较大、在产销两端反映强烈的产品,而在这几个特定地区,这些品种却一直成为畅销的名牌产品,多年来持续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主打品种。
为摸清这些地区特定农产品稳定发展的内因,也为总结提炼这些地区农业良性发展的经验,我们以山东胶州大白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实地访谈与考察。通过深入了解,感觉到山东胶州大白菜之所以能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稳步前进,关键就在于一个“变”字。
俗语讲,穷则思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市场是一个联系着产销两端的纽带,它受到了来自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时刻处于一个变化的状态。面对这样一个动态的市场,行政干预并不是稳定市场的有效手段,要以自身主动的转变来应对市场的变化、适应市场的变化,以达到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稳步前进的发展目标。
因此,要提高农户的市场综合营销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全面实现农户信息获取、田头储藏、直销配送、品牌创建的能力建设,其重点在于要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转变发展理念,走职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固封千年的“小农”思想,以及长期二元结构导致的“农民身份”,已完全不适应当今现代农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农业已由单纯的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过渡;如今的农村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城乡结合愈加紧密。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号召和几项政策措施就能实现,必然要从人的思想转变入手。
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为“观念”或“理念”。人类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们思想的进步。一个产业或一项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先进思想理念的引领。发展现代农业,走职业化发展道路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发展现代农业要具备职业化的农民、职业化的理念和职业化的管理者。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职业化发展道路,首先要转变的就是人们传统农业的价值观。而需要转变这一思想的不仅仅是广大农民,社会各界都需要对此有一个新的认知。
第一,要对农民给予一个新的诠释。在现代经济社会里,农民不再是一个身份的象征,而应代表一项职业,表示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和类型,应赋予一个职业化的内涵。职业农民不只是一个体力劳动者,而是一个集知识、技能、经验于一身的农业生产者,这一点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新的共识。
第二,要拓宽农民的思维模式。受传统思想的禁锢,许多农民眼中只有自家的几亩田地,长期辛勤的劳作却换不来丰厚的回报。“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培养新农民。……我们的村子很大,世界却很小。”胶州市里岔镇良乡一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波对本村村民讲的这些话,旨在让农民转变传统的观念,放眼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本村的产业和事业。其内涵意义深远,富有较强的哲理性,同时也是一个职业农民所必备的基本理念。
第三,要培育职业化的农村管理者。当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管理者(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都是由本村村民经过选举产生的,他们既是一名中国最基层的组织机构负责人,同时还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由此,这些村干部一方面要经营好自家的农田,另一方面要管理好本村的村务,同时还肩负着带领本村村民发家致富的重任。如此繁重的责任是否有利于充分发挥这些村干部的才能,是一个值商榷的问题。因此,在转型期间我们也要重新认识农村基层管理者的作用。“农村的管理者要懂农村、懂农民,要理解农村、理解农民。……村干部最好不在本村村民中产生,这样他的私心就会少些。……农民最好只管种地,他们没有精力一边种田、一边经营,至于种什么、怎么种、种出的产品如何销售,让职业管理者去考虑吧。”赵波的这席话道出了走职业化农业发展道路的一个全新理念。山东胶州通过吸纳由农村走出去并且发展良好的企业家回村任职,不仅带回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先进管理理念,也解决了农村发展所需的部分资金问题,这种做法完全迎合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致富”的理论精神,值得参考。
二、转变生产模式,大力推动标准化规模生产
我国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经营格局,造成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广大农民以小生产面对大市场,始终处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地位,生产安排仍未摆脱“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无序局面,致使农民无法脱离“价贱伤农→减少种植→价格上涨→扩大种植→价贱伤农”的尴尬境地。
提高农户营销能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不能只单方面考虑如何帮助农民把产品销售出去,而应优先考虑如何彻底解决无序生产的问题。当前,由国家政府统一安排生产已不现实,从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转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首先,要推动新型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建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5年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普遍为村干部或村中能人带动的发展模式,存在资金解决困难、销售市场不稳定、企业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胶州的大部分合作组织是由实体企业或企业家参与组建的。这种合作组织的最大优点在于,由企业出资或担保贷款,能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注入到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中,有效增强了农业合作组织的企业化水平,可谓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的发展,不能单靠农业或农村本身,需要有外部企业的参与,我们虽然不是很懂农业生产,但通过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就能解决生产的问题。……我们有资金的优势、有市场开拓的优势、有企业化管理的优势,这些是农村所欠缺的。……只有企业真正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由一家上市企业独资成立的青岛禾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所讲的一番话,完全体现出国家“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内涵。当前,我国社会闲散资金较多,如何科学引导这些资金进入农业和农村,如何利用工商业企业优势推动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应是政府管理部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其次,要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生产链条。在现有体制下,扩大生产规模,是解决农业分散的小生产格局的最佳选择,也是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扩大生产规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横向规模的扩大。以合作社或企业为主体,利用土地流转政策,根据公平、民主、自愿的原则,将分散在各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在一起,集中安排使用。通过科学的规划,因地制宜地安排生产,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的盲目性。二是纵向规模的扩大。主要是指产业链条的延伸。改变以往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要不直接上市销售,要不作为原材料提供给下游企业的惯例,由合作社或企业自身组织或者与其他加工企业联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适时开发多类型产品。不仅可以丰富产品内涵,还可以挖掘多个目标市场,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第三,要强化生产规范,推动标准化生产模式。在我国进入经济转型的今天,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一项基本要求。频繁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致使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信誉度大幅下降,直接导致了部分地区部分产品的滞销。解决农产品有序生产的问题、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实施标准化生产模式是一条根本性出路。“胶州大白菜”之所以在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未受波及,关键一点就是采取了由胶州大白菜协会统一制定的生产技术规范实施标准化生产,确保了产品品质,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实行标准化生产,需要重点强调的就是诚信。……农民要讲信用,不能想用药就用药,相怎么干就怎么干,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生产。”在谈到标准化生产时,赵波反复强调“诚信”,他认为若是农民不讲诚信,不按要求来办事,就无法实现标准化,也就无法保证产品品质,就更谈不上销售无碍了。因此,推动标准化生产模式,不仅要制定出严格的生产技术规范,还要增强农民的诚信意识。同时,还要让农民通过实践证明只有实行标准化生产,才能让他们的产品以品质赢得市场、赢得利益。
三、转变经营策略,以品牌优势带动市场拓展
当前,农产品的销售经营,已基本摆脱了由农户自己找市场、自己叫卖的原始模式,由经纪人、经销商、合作社等略带组织性质的经营主体组织产品销售的形式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