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数字农科院∣ 邮箱∣
  • 首页
  •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更多 >
    • 信息所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发展中心荣获“中国农科院2021-2022年度巾帼文明岗”称号
    • 绽放巾帼风采 相约“莓”好时光
    综合动态 更多 >
    • 03-10 信息所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发展中心荣获“中国农科院2021-2022年度巾帼文明岗”称号
    • 03-09 绽放巾帼风采 相约“莓”好时光
    • 03-08 信息所组织开放式项目库申报等制度宣讲会
    • 03-06 国家农业图书馆与微生物学会签署首个转换协议
    • 03-06 信息所召开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交流指导会
    • 03-03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谋划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
    • 科研进展
    • 合作交流
    • 支撑服务
    • 党政工作
  • 本所概况
    本所简介 更多 >

      一、历史沿革与发展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简称信息所)由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1957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1957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中心(1981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宏观研究室(1992年成立)等独立机构逐步整合而成。是以农业信息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信息所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秉承 “服务立所、创新强所”的宗旨,以信息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人才团队建设、条件平台建设为手段,明确研究方向,优化学科布局,整合科技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农业信息科技发展,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

      二、机构设置与人员情况

      信息所内设机构34个,包括21个业务部门,6个专项工作办公室、6个职能部门、1个后勤保障部门。拥有国家农业图书馆、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公开出版学术和行业类期刊12种。

      信息所现有人员873人,包括在职职工308人、离退休职工225余人、长期聘用人员184人、在读研究生156人(含留学生)。在职职工中,高级职称占40%,拥有博硕士学位人员占81%。

      三、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

      信息所关注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管理等学科发展,致力于实现农业信息领域的公益服务、决策咨询、科研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学科领域:

      (一)农业信息分析研究。面向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需求,聚焦海外农业研究、信息监测预警、农业风险分析、农业科技情报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建设具有全球视野、学科融合、专业化手段的高端农业智库,为科学智能决策和应急服务提供支撑。

      (二)农业信息技术研究。面向智慧农业重大需求,聚焦智能管控、视觉感知、物联网、空间数据、区块链等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智慧农业技术创新及在农业农村全产业链中的集成应用,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系统技术与产品。

      (三)农业信息管理研究。面向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需求,聚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组织、云计算等大数据关键技术,搭建农业领域大数据并行计算环境及实时计算服务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驱动的信息技术体系,为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数据与技术服务。

      四、文献与信息化支撑服务

      信息所肩负着国家农业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重任,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农业分馆,牵头全国农业科研系统电子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工作,为全院及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决策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文献保障和知识服务。国家农业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210万余册,其中图书31万余册,古农书、地方志等15000余册。订购中外文科技期刊4000余种,其中1100余种是全国的孤本;引进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80余种,涵盖12000余种中文全文期刊,95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

      信息所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化基础网络及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撑部门,承担京区院机关和各研究所的网络接入、院所两级“1+36”门户网站群系统开发与运维、电子邮件系统管理与维护、ARP系统建设等工作。通过建设国内(外)一流的科研信息生态环境系统,为农业科研管理、科技创新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

      信息所共编辑出版12种科技期刊,包括《中国农业科学》、《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英文)、《生物技术通报》、《aBIOTECH》(英文)、《农业展望》、《中国乳业》、《农业科技通讯》、《中国猪业》、《智慧农业》、《农业图书情报学报》、《农业大数据学报》、《中国畜禽种业》,其中《中国农业科学》、《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生物技术通报》入选中国科协“卓越计划”。上述期刊全面反映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科技成果,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科研与教育条件

      信息所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包括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农业融合出版知识挖掘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4个全国性学术机构挂靠信息所,包括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情报、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 牵头“农业大数据与信息服务联盟”,该联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的专业联盟。研究所充分发挥这些学术平台的作用,紧密围绕科技创新和公益服务两大中心任务,联合同行专家开展了一系列学术和宣传培训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

      国际合作方面,信息所先后与英国、加拿大、荷兰、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FAO、CABI等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了农业信息科技合作,“十三五”期间签订国际信息科技合作协议20余份。信息所连续多年为我院参与APEC、G20、金砖国家等国际会议机制提供研究支撑,与WFP、FAO、IFAD、CGIAR等国际组织开展项目合作,与AGRA、FARA等区域组织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

      研究生培养方面,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单位之一,承担农业信息学科体系的教学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农业信息分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农业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农业管理(专业硕士)、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学位)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每年在读硕、博士研究生150余人,包括近10个国家的留学生。经过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农业信息与管理学科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信息学科建设与发展。

    现任领导 更多 >
    • 周清波 所长、党委副书记
    • 刘继芳 党委书记、副所长
    • 张蕙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赵瑞雪 党委委员、副所长
    • 本所章程
    • 历届领导
    • 组织机构
    • 学术团体
  •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更多 >

           中国农业信息研究所是以农业信息学科研创新、产品开发、应用推广为主体科研任务的公益性单位。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和研究积累,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管理三大学科领域加强了科研创新,取得一批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农业信息科研领域处于领导地位。

    创新团队 更多 >
    • 农业监测预警创新团队

    • 海外农业与国际情报创新团队

    • 大数据与知识服务创新团队

    • 科技情报分析与评估创新团队

    • 农业物联网技术与服务创新团队

    • 农业认知计算创新团队

    • 农业智能管控与区块链应用创新团队

    • 机器视觉与农业机器人创新团队

    • 农业农村资源数字化管理创新团队

    科研平台 更多 >
    •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总中心
    • 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
    • 农业农村部农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 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 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农业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成果转化
    概要介绍

    中国农业信息研究所是以农业信息学科研创新、产品开发、应用推广为主体科研任务的公益性单位。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和研究积累,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管理三大学科领域加强了科研创新,取得一批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农业信息科研领域处于领导地位。

    • 获奖成果
    • 专利标准
    • 产品展示
    • 科技扶贫
  • 人才队伍
    领军人才C类 更多 >
    • 周清波
    • 许世卫
    • 孙 坦
    • 李哲敏
    青年英才 更多 >
    • 徐 磊
    • 柴秀娟
    • 张建华
    • 张学彪
    • 各级人才
    • 首席专家
    • 高级职称
  • 国际合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世界信息学科发展趋势,在农业信息关键技术、农业宏观战略研究、国家高端智库、图书文献信息、网络支撑服务、期刊出版与信息传播等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

    • 国际交流
    • 合作伙伴
    • 海外农业研究中心
  • 研究生培养
    总体介绍 更多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信息所),是以大数据驱动下的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服务为主要方向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确立了数据科学、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分析四大学科领域的农业信息学科体系,是全国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招生信息 更多 >
    • 03-06 农业信息研究所 2023年博士“申请-考核制”学科初选通过名单
    • 02-28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3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
    • 02-06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3年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资格审核通过名单
    • 11-17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2年下半年学位论文答辩安排公示
    • 07-0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2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知
    • 05-19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2年上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安排公示
    • 04-17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2年博士“申请-考核制”学科复核工作方案
    • 04-07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 导师介绍
    • 学科方向

  • 国家农业图书馆
  • 科技期刊
    • 《中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 《生物技术通报》
    • aBIOTECH
    • 《中国乳业》
    • 《智慧农业(中英文)》
    • 《农业大数据学报》
    •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 《中国猪业》
    • 《农业展望》
    • 《农业科技通讯》
    • 《中国畜禽种业》
  • 党群园地
    党团活动 更多 >
    • 10-10 学生党支部开展“严守纪律规矩 加强作风建设”主题党日活动
    • 10-09 信息所完成2022年度研究生会换届选举工作
    • 10-08 信息所多支部联合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
    • 09-20 信息所在院首届“自强杯”羽毛球团体赛中打进前八强
    • 09-19 第六支部开展“迎盛会 铸忠诚”主题党日活动
    • 09-05 第七党支部开展“追寻国际友人的红色足迹”主题党日活动
    文化建设 更多 >
  • 首页
  •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综合动态
    科研进展
    合作交流
    支撑服务
    党政工作
    媒体报道
  • 本所概况
    本所简介
    本所章程
    现任领导
    历届领导
    组织机构
    学术团体
  •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创新团队
    科研平台
  • 成果转化
    获奖成果
    专利标准
    产品展示
    科技扶贫
  • 人才队伍
    各级人才
    首席专家
    高级职称
  • 国际合作
    总体介绍
    国际交流
    合作伙伴
    海外农业研究中心
  • 研究生培养
    总体介绍
    招生信息
    导师介绍
    学科方向
  • 国家农业图书馆
  • 科技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生物技术通报
    生物技术通报(英文,aBIOTECH)
    中国乳业
    智慧农业
    农业大数据学报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中国猪业
    农业展望
    农业科技通讯
    中国畜禽种业
  • 党群园地
    党团活动
    文化建设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创新团队
  • 科研平台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创新团队
  • 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

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2-06-29 点击量: 【字体:大 中 小】

区块链研究.jpg


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Blockchain Applica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P.R.China)于2022年经农业农村部批准,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组建。

实验室目标致力于:开展区块链农业应用模式研究和应用技术的科技开发及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区块链促进数据共享、提升业务协同能力的核心价值,为我国区块链农业应用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储备。

实验室主任为刘升平研究员;副主任为周爱莲副研究员、谢能付研究员和王玉庭副研究员。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春江院士、副主任周清波研究员和朱铁辉研究员。实验室凝聚了我国农业区块链应用研究的尖端人才,现有固定人员52人,博士42人、硕士10人,高级职称人才39人。

实验室重点研究的3大方向包括:农业农村区块链应用理论及模式创新、农业农村区块链基础平台建设、区块链赋能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应用研究;重点开展的4大研究领域包括:区块链应用理论及模式探索;农业农村区块链基础平台建设;全链条透明可信农业生产、流通、监管系统应用;农村宅基地信息管理与交易服务应用。

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立足行业领域高水平区块链应用研究平台,遵循“开放、流动、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以下措施,包括:设立开放课题、开放数据、开放农业区块链测试和运行环境;设立面向创新的客座研究员岗位和面向产业应用的客座高级工程师岗位;接受或邀请国外访问学者或派送出国访问合作人员;定期举办专题学术会议等,建立重点任务导向的“创新转化”机制、有效的研究支撑机制和开放运行机制,从而推动实验室成为农业区块链应用研究领域的国内领先学术平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分享: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技术支持:农业信息研究所网络中心

京ICP备10039560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481号